《长安三万里》票房逼近14亿,这个消息真是可喜可贺。说心里话,这个结果确实听上去很惊喜,却并不令人意外。
毕竟,上映这么多天了,电影的口碑是有目共睹的。就算是刚刚入坑的观众,也会一下子被吸引住不能自拔。没办法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好作品在这个时代是不会被埋没的。
【资料图】
这些天,在网上关注《长安三万里》的消息时,除了一遍遍的回忆剧情,也会特别关注网友们的评价,虽然说同一部作品,不同人看的感受不尽相同,但对于一部能够激发我们骨子里文化情结的电影,这部电影带给人的观感确实基本一致的。
最核心的一点,就是激动、感动。
中华文化传承千年,流传至今,诗歌是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,唐诗尤其如此。在群星闪耀的唐代,我们看到了电影中人人习诗的盛况。大唐盛世,总算有了画面感,那不是只有经济的繁荣,更有文化的兴盛。
课本里那些思想、人物、情感,统统都有了活气,是真实可感,是触手可及,怎能不让人激动?
这些情感沉淀下来,可能在观影当时爆发,也可能会在观后的某个时刻因回味而产生联想。但不管怎样,你一定会发现,看《长安三万里》,有不止一次流泪的冲动,如果你说不清其中的原因,那么新华社发的这一篇《心中有“长安”,文脉永相传》或许可以给出答案。
看电影的过程,其实更像是一场旅行,心灵的旅行,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走,也跟随诗人的思绪飞,我们在“寻根”,寻找我们身为中国人的一份骄傲,寻找我们能从先人身上汲取哪些养分传给后世。
于是你懂了,李白、杜甫、高适,这些诗人在痛苦时,在经历种种不顺时,他们更多的不是在抱怨。即使有偶尔的沉沦,也不会一直消极下去。
究其原因,不仅是因为身边有知己好友,更因为他们可以写诗,用诗句寄托自己心中的苦闷。
这样的方式,比之我们如今的精神内耗,不知要强多少倍。于是,我们记住了,不痛快就写两句,反正大诗人李白的人生也起起落落,但他还不是写下了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
当然了,如果你已经不再焦虑,又觉得光看电影不过瘾,不妨出去走走看看,沿着诗人的足迹去感悟,可能体会更深。
大概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想法,所以“跟着旅游博主李白游中国”的话题才会登上热搜。除了最火的长安(也就是如今的西安),湖北的黄鹤楼,美景美人聚集的扬州,以及陕西潼关、重庆白帝城、河南梁园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反正文旅之声和中国文化传媒网都已经在传播了,各地文旅局也在积极响应,想借机打卡《长安三万里》中景点的网友倒是可以趁机感受一波。
如今,刚好赶上暑假,带孩子一起实地探索,刚好可以实现“读万卷书”与“行万里路”的联动。
要是还嫌不够,那就跟我一样,多在网上看看高手的创作,各式各样的海报、周边不断地被创作和生产出来,不管是用来观赏,还是带回家一些留作纪念,都会在心里激起些许波澜。
文化背后,一定会有一些记忆和感慨成为永恒。比如,你也许会忘记自己看《长安三万里》的日期,但你一定不会忘记,《将进酒》被呈现成动画,变成立体的漫游究竟有多精彩。你也不会忘记,高适一个武将家庭出身,依然在关键时刻心心念念着要写诗。
曾经的他们,的确有着“大鹏一日同风起”的雄心壮志,但那样的思想更多的不是为了青史留名,而是为了施展抱负、报效国家。
这恰如每一个普通人的赤子之心,是一份融在我们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是期待我们与时代共同蜕变和成长的美好愿望。
电影中的他们,每个转角的路口都会相遇,都会促进彼此成长。如今的我们,与他们隔空相遇,更像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,去看自己、看天地、看人生。
《长安三万里》,看的是电影,却不该只停留在电影本身。如果你真的看进去了,欢迎一起聊一聊格局和人生。
标签: